对于维生素ABCDE我们都很熟悉,那么维生素FG...都去了哪里?
我们今天就来给大家捋一捋维生素的命名史。
-
维生素的发现—脚气病的治疗
1
年,脚气病在荷兰士兵和海员中泛滥,
脚气病首先表现在脚和腿的感觉失去,然后各种各样的躯干水肿、呼吸困难,最后引起心力衰竭。
因此,科学家克里斯蒂安·艾克曼选择用鸡做实验,以寻找可能的致病菌。
他发现,如果只给鸡吃精米,那么它们会发展出这种腿虚弱的疾病(多神经炎)。
而如果给鸡吃糙米和米糠,那么疾病就会康复。
最终,艾克曼确定在糙米里存在可以治疗脚气病的物质。
年,卡西米尔·冯克成功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并把它命名为生命胺(Vitamine),
是由拉丁文的生命(Vita)和氨(-amine)拼写而得,
因为他当时发现Vitamine中含有氮,认为很可能属于胺类,
并推测自然界中存在维持生命与健康所需的胺(后来证明并非如此)。
年,英国化学家杰克·德拉蒙德提出既然不能证明是胺,则应将最后一个字母e去掉以符合命名规范,
而且后缀-in正好可以指成分不明的中性物质。
从此Vitamin一词一直沿用下来。
在中文,Vitamin曾经翻为威达敏(陈宰均译)、维生素(高似兰译)、生活素及维他命(音译)。
维生素有“维持生命的营养素”的意思;
而维他命被人解释为“唯有它才可以保命”。
而现在最为广泛使用的名字就是维生素。
维生素命名的设想—维生素A到维生素Z
2
年,美国化学家麦科勒姆和戴维斯在黄油和蛋黄中发现了另一种生命必需的脂溶性微量因子,
把它叫作“脂溶性物A”,把抗脚气病因子叫作“水溶性物B”。
年,英国生化学家德拉蒙德把这两个名词改为维生素A和维生素B。
但是由于维生素家族体系庞大,数量众多,所以当时人们决定,
如果以后发现了新的维生素,就按着字母表A到Z这么排下去。
维生素命名的混乱—维生素F到维生素G
3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研究者们逐渐发现了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并按照字母表的顺序命名,
然而到维生素F和G时出了混乱。
20世纪20年代,人们发现维生素B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群物质。
科学家很快找出了其中2种,并把它们叫做维生素F和维生素G。
不过,由于这2种物质都是从维生素B里分离出来的,
所以很多人也叫它们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
维生素F最初是用于表示人体必需而又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需脂肪酸,
因为脂肪酸的英文名称(FattyAcid)以F开头。
但是因为它其实是构成脂肪的主要成分,
而脂肪在生物体内也是一种能量来源,并组成细胞,
所以维生素F在正式的介绍上不称为维生素。
维生素G也以更为广泛使用的名字维生素B2存在,基本不会有人再使用这个名称。
“伪”维生素—维生素K到维生素V
4
在维生素的发现过程中,
有些化合物被误认为是维生素,但是并不满足维生素的定义,
还有些化合物因为商业利益而被故意错误地命名为维生素:
.04.07维生素K——氯胺酮
作为镇静剂在某些娱乐性药物(毒品)的成分中被标为维生素K,
但是它并不是真正的维生素K,
它被俗称为“K它命”。
.04.07维生素L--又称促乳维生素。
年日本生物化学家中原和郎发现了一种促进大鼠乳汁分泌的物质,
后发现该物质又可分为维生素L1(邻氨基苯甲酸)和L2(腺嘌呤硫代甲基戊糖)。
L1非人体必需,L2为RNA代谢产物。
.04.07维生素P—芦丁,一种黄酮类化合物,
在年代中期到年代早期被称为维生素P
.04.07维生素Q——有些专家认为泛醌(辅酶Q10)应该被看作一种维生素,
其实它可以通过人体自身少量合成。
.04.07维生素S——有些人建议将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命名为维生素S
(S是水杨酸SalicylicAcid的首字母)。
.04.维生素T——在一些自然医学的资料中被用来指代从芝麻中提取的物质,
它没有单一而固定的成分,因此不可能成为维生素。
而且它的功能和效果也没有明确的判断。
在某些场合,维生素T作为睾丸酮的俚语称呼。
.04.07维生素U——某些制药企业使用维生素U来指代氯化甲硫氨基酸,
这是一种抗溃疡剂,主要用于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它并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04维生素V——这是对治疗阳痿的药物西地那非的口语称呼。
人体所需维生素
5
最后奉上更为大众所知的维生素,人体一共需要13种维生素,
其中包括4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
和9种水溶性维生素(8种维生素B、维生素C)
点击查看大图
BEC课程学习方案
现在免费定制
包含福利:
1.剑桥商务英语完整笔记
2.经济学人常用词汇整理
3.超全商务英语高频表达
4.求职面试常用英语表达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