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男科偏方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古医书中有“首风”、“脑风”、“头风”等名称记载,如《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因为颠顶之上,唯风可即,外感风寒之邪,寻经上犯颠顶清窍引起本病,精神因素亦可诱发此病。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火热风动,风火夹痰上扰致清阳不得舒展,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精华气血皆上聚于头,诸邪气,风、火、痰湿、血客于经络,痰阻血淤,气滞血凝,阻遏经络,导致“不通则痛”。
(1)寒湿闭阻
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蠲痹镇痛汤
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皂独附姜汤
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舒筋活络饮
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通经止痛汤
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
(5)寒湿阻络
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驱痹汤
细辛6-12克,制草乌6-12克,制川乌6-12克,麻黄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6)风寒侵袭,脉络阻滞
祛风散[FS:PAGE]寒,活血通络。
蛇蝎汤
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僵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
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毫升,每日1剂。
中医秘方
1.川芎止痛汤治疗三叉神经痛[方剂]川芎20--30克,荆芥、防风、全蝎、荜拨各10--12克,蜈蚣2条,天麻10克,细辛3克。[加减]寒重加制附子20--30克(先煎);热重加生石膏20--30克,黄芩12克,黄连9克;便干加大黄15克;瘀重加赤芍12--15克,丹参30克,五灵脂12克;阴虚加生地、女贞子、龟板各15克,黄柏、知母各12克。[制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重者2剂。[功效]祛风通络,散寒止痛,活血化瘀。2.散偏汤治疗三叉神经痛[方剂]川芎30克,白芷8克,白芥子、白芍、香附、郁李仁、柴胡各10克,甘草5克。[制用法]水煎2次,两汁混匀,分2次服。6天为1疗程,一般2--3疗程可愈。
3.加味五白汤治疗三叉神经痛[方剂]白芷、白蒺藜、白附子、白僵蚕各9克,地龙15克,全蝎、蜈蚣各5克,白芍、川芎各30克,肉桂1.5克。[制用法]因寒而触发者,白芷可加至15克,加制川乌、制草乌各6克;因热而发者,加菊花9克,决明子15克;大便干结或闭塞者加生大黄6--9克。4.向日葵盘治三叉神经痛[方剂]向日葵盘--克(去子),白糖适量。[制用法]将向日葵盘掰碎,分2次煎成-克的汤,加白糖。每天早晚饭后l小时服下。若病情较重,可日服3次,服量也可加大一些。可根据病情灵活掌握疗程。为防止复发,病愈后可多服几日,以巩固疗效。[功效]清热解毒,逐邪外出。用治三叉神经痛。
学习倪海厦偏方大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