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疗法: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治疗的新突破
勃起功能障碍(ED,也称阳痿)是指阴茎勃起程度无法实现和(或)难以维持足以令人满意的性生活。其病因错综复杂,包括心理、手术/外伤、内分泌功能受损(糖尿病)、肿瘤和老龄化等因素,造成组织损伤从而影响勃起功能。
ED的发病现状与危害
ED的患病人数在增多且正向年轻群体扩散。据数据显示,年全世界ED患者将达到3.22亿例,我国新发ED患者有25%为4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另外,ED的就诊率却很低,只有15%~20%。
ED若不及时诊疗,会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危害。在一项ED调查中发现,68%的高血压男性有ED,60%的ED男性有血脂紊乱,40%的ED男性有明显的冠状动脉闭塞。专家指出,鼓励ED患者不分年龄均应积极诊疗。
男科医疗领域仍需探索新方法
《中国ED诊疗指南》指出,ED的首选方案是口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i,俗称“伟哥”),包括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研究显示,性生活前临时用药后在性刺激下,“伟哥”的临床有效率接近80%。
但对于内分泌性、血管性或由糖尿病、心脏病等引起的器质性ED,伟哥的作用将会打个折扣。同时,该类药物会产生头痛、脸红、鼻塞、视物模糊和消化不良等副作用。
若口服药物无效,ED患者则应接受如尿道内前列地尔栓剂、阴茎海绵体内注射治疗或真空负压牵引等进一步改善。若效果依然不佳,最后的选择是阴茎起搏器植入手术。但这种方案由于是机械植入,会带来故障、老化等问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舒适的体验。可见,男科医疗领域仍需探究更有效安全的新方法。
干细胞疗法是峰回路转的惊喜
ED的康复治疗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①改善海绵体氧合;②保护内皮结构和功能;③防止平滑肌结构改变。在传统各种治疗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疗法的情况下,干细胞疗法因其万能的修复能力为ED带来了新的临床策略。
干细胞疗法: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丰富,具有低免疫原性及免疫调节的特性,是用于男性生育力维持、修复与重建的重要选择。研究主要采用脂肪来源的MSCs(ADSCs),大量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显示ADSCs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均取得满意的改善效果。
Protogerou等人开展一项前瞻性研究,该团队将8名手术损伤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分为2组(每组4名受试者),向一组的海绵体注射干细胞疗法+血小板裂解液;另一组则注射血小板裂解液,注射后评估2组患者的勃起功能改善情况。试验发现,干细胞疗法组的患者在第1个月和第3个月勃起功能评分分数更优,疗效更为显著。
Bahk等人将1.5×个脐带MSCs注入7例勃起功能障碍伴有糖尿病患者的海绵体内,随访9个月,结果发现,6名受试者均有性欲增加的表现,3例参与者在1个月内恢复了晨勃,2例参与者联合PDE5i干预6个月后达到满意的性生活。
总结
干细胞疗法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成为临床上成熟的干预方式,治愈了既往十分棘手的疾病,如骨/关节疾病、皮肤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干细胞疗法在男性勃起功能障碍领域同样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打开幸福大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