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非主流,味美还能治病

中国人注重养生,整个媒体也接着养生的风向紧抓商机,各种产品层出不穷,有严肃认真的,但更多的则是假借中医养生理论进行洗脑式炒作,把一些廉价的原材料进行夸张的包装,然后以数百乃至数千倍的价格出售,广告用语更是带有严重的误导性,不整个包治百病也得整到你坚信前路光明。这事儿不能细说,按道理没什么难以管理的,可就是屡禁不止,个中缘由大家心知肚明,都已经用不着耐人寻味这么神秘了。

我觉得,产品再丰富多样,再功能卓著,也总得当个特别的事情去做,跟吃药没什么区别。但大多数人在没有明确的病症前提下是不习惯按照固定的频率以服药的方式进行自我保健的。所以,能够在人们日常的饮食、运动中稍微改变一点方法和习惯,便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吃饭吃菜,首当其从。食物多样性是人体摄取丰富营养成分的唯一手段。所以,菜篮子工程对百姓的意义至关重要。现如今,我们的饮食文化空前繁荣,各大媒体乐此不疲的烹饪美食类栏目可见一斑。但有时我们逛一逛菜场,那些肥壮的从蔬菜大棚里采收来的蔬菜并不能引起我们多大的食欲,貌似琳琅满目,实际上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固定的几种。

所以,买菜是件费心费力的活儿。人的口味最怕的就是单一,人的味蕾需要有不断的新鲜的刺激才能保持活力,据说中国人的味蕾尤其如此。而一些曾经是饥荒中的中国人聊以为生的野菜,逐渐淡出我们的常规菜谱,如今正表现出强势回归的趋势。应季地吃些野菜,既能换换口味,给吃饭带来乐趣,关键还能防病治病。

野菜生长有明显的地域性,我就以生活地的特点为大家推荐几种你肯定见过但没怎么吃过或者不常吃的野菜。

荠菜和马兰头,这两种放在一起,是因为两者已经从野菜跻身常规蔬菜行列了,到了季节菜场随处可见,也从野生转化为田头栽培,当然口味也正离浓郁的野菜香气渐行渐远。荠菜是如中药常用药谱系的,利尿通淋、平肝凉血、止血,高血压、膀胱炎病人可常吃。马兰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咽喉炎、病毒性感冒的人可多吃,小时候听老人说叶子可以止外伤血,我试过也没什么用。

鱼腥草,这是西南地区人们的爱好,以根作菜,多称折耳根。当然地上部分也是可以吃的,凉拌、清炒、高汤都行。江南各地也常见有野生鱼腥草,只是习惯作菜吃的人不多,偶尔也有间菜场有卖折耳根的,但问津者了了。鱼腥草同样是常用常规中药,肺痈(急性支气管肺炎、气管炎、热性咳喘)常用。当菜吃可以清肺热、化淤痰。有特异性气味,一开始吃可能不适应,但吃习惯了就会非常喜欢,这跟别的有特别气味的蔬菜是一个情况。

这不是山药,这是牛蒡根。牛蒡是药用植物,种子牛蒡子(大力子)是疏散风热的常用药物,能够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牛蒡根所含的成分根种子差不多,但更加平和,而其脆嫩的口感和含有得菊糖、牛蒡苷等成分就成了三高亚健康人群的一道好菜,也可以切片晒干当茶。当年著名的五行蔬菜汤中有一味就是牛蒡根。

马齿苋,野菜大咖,野菜界的网红,有“长寿菜”之誉,常吃可以降血糖、延年益寿。常州本地称之为“酱瓣头草”,用来当日常菜蔬非常适宜,农村田野乃至公关路边随处可见,逐渐地菜场上也有了它的身影。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对病毒性疣症十分管用。此菜最有趣的地方是既有草本也有木本,即马齿苋树。

商陆,这是我迄今为止在周边山野发现的最为常见的药用植物,虽然属于常规中药,但功效主要是泻下逐水,所以临床运用并不多。此物有名实在它的根,那是人参赝品的主要来源。药用部位也是根部,但有一定的毒性。植株茎部有红绿两种,绿者幼苗就是一道不错的野菜,无毒而味鲜,其药用价值跟商陆根已经没有必然联系,但含有一些特殊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食之有益。

鼠曲草,又叫佛耳草、清明菜,我小时候叫它棉花草,因其全身披一层白色绒毛。全草入药,可以去痰止咳。清明前后采集鲜嫩的草做糯米团子吃,特殊的清香可口。做法同艾草青团。清炒相必也是可以的。

枸杞头,植物枸杞的嫩叶,早春采集,清炒凉拌,可以清热平肝,非常适合春天吃。

车前草,常州人叫打官司草,常用中药,野地随处可见,利尿通淋、利水渗湿、镇咳祛痰,现代药理研究具有降压作用。采集鲜嫩者可随意烹饪,味道很好。

首乌叶,也就是著名中药何首乌的叶子。中药何首乌的药用部位是块根,滋养肝肾乌须发,因与大黄同属蓼科植物,内含大黄素,所以还有降血脂的功效。首乌藤也是常用中药,一般用于失眠和经络淤阻。采集首乌的嫩叶作菜,味道清爽可口,同时也具有柔和的首乌的药用价值,睡眠质量差的人适宜常吃。首乌也是本地常见的野生植物。

牛膝,又是常用中药,家里养过蚕的人应该都不陌生,蚕要上山前的最后一顿桑叶总是要用这种草煎的汤拌一下,有助于蚕顺利结茧子。原来牛膝全草中含丰富的蜕皮激素,能促进昆虫幼虫香蛹发育转化。而中药牛膝用的根部,是活血化瘀强筋骨药。但幼苗作菜也是不错的选择,烫一下用蒜泥、酱麻油凉拌,很好。

萹蓄,我家老宅后门泥地里的主人,每年都会长很多,是八正散的方剂组成之一,有膀胱炎、尿道炎、肾结石的人可以用嫩苗作菜,味道不错。

地肤,俗称扫帚草,因成熟植株是编制扫帚的优良材料而得名,种子为地肤子,是皮肤病常用中药,可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一切皮肤痒症均可配伍运用。地肤幼苗作菜味道同样不错。

灰菜,田头常见野菜,经常混杂在苋菜、芝麻中,小时候不会区分常当做绿苋菜割回来而被奶奶择除。其实这就是很常用的野菜,味道同苋菜没什么大的区别,可以祛湿、解毒。

洋荷姜,原来只要是野生,现在基本是人工种植了,因在本地还没有进入常规的食材谱系,所以在这里说一说。味辣,完全可以当生姜用来炝锅去腥,单独用来清炒或炒鸡蛋风味独特,去周边山区农家乐我见到就点,如今价格不菲。可以活血调经、镇咳祛痰、暖胃止痛。

除此之外,蒲公英、香椿头、艾蒿、木槿花、金针花都是大家熟悉的野菜,也基本都吃过,就不一一点名上图了。

食海无涯,永不回头,一条道走到夜以继日。在崇尚素食的时代,发掘野菜品种,其乐无穷。

嘉雨斋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正规
北京有没有准分子治疗白癜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chem.net/ywzlzcy/4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