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提到骨质疏松,你就会想到要补钙,但你知不知道其实它跟人种、性别、年龄、生活习惯、营养状况和用药都有一定关系?你是否骨质疏松?医院测骨密度也能判断出来吗?你现在身体硬朗,以后患上骨质疏松的风险有多大?高钙饮食怎么避免大便干硬、肾结石?除了补钙,还能怎么“补骨”?
20年前,全世界每年发生骨质疏松的人数是万人,现在可能已经超过万人次了,这是个什么概念?全世界不到20秒就有一个老人摔倒后骨折,尤其是女性。据统计,接近2/3的老年女性比较容易发生骨折,而男性老年人群只占1/8。
一提到骨质疏松,你就会想到要补钙,但你知不知道其实它跟人种、性别、年龄、生活习惯、营养状况和用药都有一定关系?你是否骨质疏松?医院测骨密度也能判断出来吗?你现在身体硬朗,以后患上骨质疏松的风险有多大?高钙饮食怎么避免大便干硬、肾结石?除了补钙,还能怎么“补骨”?……有约君找来骨科专家,你想知道的这些问题,答案都在这儿——
骨质疏松,不只缺钙这么简单
什么是骨质疏松?
“简单说,骨质疏松就是钙的流失。”广州中医院骨科教授林梓凌说,世界卫生组织说骨质疏松是骨量低下、微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跟人种、性别、年龄、生活习惯、营养状况、原发病和用药史等都有一定关系。
1分钟自测,简单10道题1条公式,测测你是否骨质疏松
你是否骨质疏松?医院测骨密度也能判断出来吗?
“最简单的一个测试方法是看看你现在的身高跟你10年前相比是否有所减少?”林梓凌说,身高的下降提醒骨头开始疏松、脊柱开始变扁。想进一步评估自己是否有骨质疏松,或者有多大可能会患上骨质疏松?下面这10个问题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不妨花1分钟来自测吧——
①你有没有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摔倒而导致骨头受伤?
②你的家族中是否有因为轻微摔倒而导致腰椎、大腿骨折的人?
③你是否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
④你是否比10年前的自己身高矮了3cm以上?
⑤你是否每天都喝酒?
⑥你是否每天抽烟超过2支?
⑦你是否长期腹泻?
⑧如果是女性,你是否45岁之前就已经绝经了?
⑨如果是女性,你是否已经绝经超过1年?
⑩如果是男性,你是否已经出现了阳痿?
“这10个问题,只要有1个以上问题你回答‘是’,那么你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林梓凌还给出以下一个更简单的公式,可测算你骨质疏松的风险有多大:(体重-年龄)×0.2
如果得出来的数值如果是负数,意味着你得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结果<-3,那么你的骨质疏松就可能已经很严重了;从这个公式能看得出来,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的几率也在增加。
警惕!老人骨折是个分水岭,意味骨质已到临界点
林梓凌临床观察发现,骨折发生最多的年龄是65岁以上。他分析说,这个时候是老人骨量迅速下降,身体素质迅速变差的阶段,老人手、腿脚和腰椎骨折的几率会大幅增加,所以预防骨质疏松的时间应该提前,应该从50-60岁开始就要注意锻炼身体,多运动,注意饮食,多晒太阳,做好全面预防,避免骨折。
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是否发生过骨折是防治上的一个分水岭。如果发生过骨折,意味着骨质已降到一个临界点,非常容易再发生骨折,需重点防范,建议应定期看门诊,并服用药物干预。当骨密度<-2.5时,提示存在严重的骨质疏松,需要药物干预的;当骨密度在-1.0至-2.0之间时,提示存在骨质疏松,要提高警惕,可以适当选择保健品或者服药预防。但如果老年人曾摔断过骨头,就算不知道骨密度水平,也建议及早咨询医生服药干预。
肾主骨,补肾是为“补骨”
林梓凌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说,老年人易肝肾亏虚。肾主骨,补肾其实就是在“补骨”。龟壳、熟地、杜仲、海马等都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可适当选作汤料。另外,而适当加入当归、丹参、川芎等活血药物,有助于增强补益作用。
在日常饮食中,有些骨质疏松的人担心高钙饮食容易导致大便干硬、出现肾结石。林梓凌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虽然重视高钙饮食却没适当运动。他提醒既需要高钙饮食,也需要通过适度运动和阳光照射来帮助消化、吸收入骨,再不然还可以通过服用药物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来促进钙的吸收和骨质的合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