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男科阳痿中医治疗徐福松临证心

徐福松教授诊治阳痿认为,阳痿一般医者多与阳虚等同,投以壮阳之品,结果收效甚微。徐氏认为,阳道失于振奋虽与心、肝、脾、肾脏功能失调及气血经络失和关系甚密。但根据其数十年的男科临床经验和观察分析,阳痿阴精亏损者甚多。徐氏指出,当今太平盛世,“阴虚者十有八九”,切莫一见阳痿,便不分青红皂白,妄投龟龄集、阳春药、男宝、鹿茸等温肾壮阳之品,投之有时虽能图一时之快,但必招致百日之苦。临床每见越壮阳而越阳痿者,犹禾苗缺水(阴虚)则痿软(阳痿),只宜添水(滋阴)不宜烈日暴晒(壮阳)一样。

徐氏提出阻痿阴亏说,其理由有4点:

①推究阳痿本质,肾中阴精的盛衰实为最主要的因素,肾阴伤可导致肾阳受损而成痿,尤其是中青年患者,相火自旺,或欲火萌生,手淫遗精,房事过度,或嗜食酒醴辛辣,久服温热壮阳之品,以致阴精亏损,阳无所依,从而见阳物不能振举,或举而不坚,或历时短暂,不能行房。阴愈虚则火愈旺,火愈旺则阴愈虚。目前认为,大多数阳痿患者为中青年,因中青年处于性活动频繁时期,性欲相对旺盛,真阴容易亏耗。

②当代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多、环境的恶化、全球气候变暖,可使真阴受灼;而生活方式的改变,夜生活的增加,工作中的紧张压力,性观念开放等,导致性生活的频繁,常使真阴暗耗。目前,人的阴精虚损较之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现代人的阴虚体质更加明显。精液常规检查中,每毫升精子标准数量的一再降低便是明证。

③传承古人之说。如清代医家韩善徵在其《阳痿论》中指出,阳痿“因于阳虚者少,因于阴虚者多”,“真阳伤者固有,而真阴伤者实多。何得谓阳痿尽是真火衰乎”,“独怪世之医家,一遇阳痿,不问虚实内外,概与温补燥热。若系阳虚,幸而偶中遂自以为切病;凡遇阴虚及他因者,皆施此法,每有阴茎反见强硬,流精不止,而为强中者,且有坐受温热之酷烈,而精枯液涸以死者”。

④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根据当代阳痿患者多为阴亏,徐氏认为,一旦发生阳痿,特别需要分清肾精与肾阳的关系,抓住肾精亏虚这一病理本质,补养肾阴,切不可一味壮阳,否则将使肾阴更亏,阳痿更加严重。其在临床上每宗丹溪滋阴学说,指出阳痿的发生既与肾阴虚关系最为密切,则滋阴补肾即为治疗阳痿的治本大法,并在之法滋阴降火药中少佐补肾温阳之品1~2味。滋阴降火选生地黄、熟地黄、鳖甲、牡蛎,牡丹皮、天花粉、金樱子等味,而不用龙胆草、黄柏等清泄相火之泻阳药,并配桑寄生、川续断以补肾强腰;补肾温阳用枸杞子、菟丝子等药,而不用阳起石、锁阳等纯阳无阴之壮阳药,并佐五味子、茯苓以宁心安神,冀其心肾相交。如此,阴助阳以兴,阳得阴以举,阳痿之证可愈。其通过临床实践所创制的二地鳖甲煎、滋阴起痿汤、滋水清肝汤等诸多滋阴补肾专方,临床用于论治阳痿,获效甚显。

徐氏诊治阳痿并非惟拘泥于“阴亏”一端,强调男子的性与生殖之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五脏六腑、气血经络具有密切关系,男科疾病切莫图于“肾亏”或责由“肝实”,最忌一病言一法,男科临证局限于某个脏腑或单一的方法都是不对的,应该综合分析、整体论治,方能奏效。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名老中医话男科疾病

图书作者:沈元良

出版公司: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2月

内容简介

《名老中医话男科疾病》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根据我国丰富的中医典籍和大量的临床资料简单介绍了男科疾病的一般知识,详细介绍了数十位国医大师和名老中医诊治男科疾病,如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男科杂病等临证心法及辨证论治的数百种古今名方。内容丰富,科学实用,疗效显著,适合男科疾病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也适合临床中医师和中医药爱好者参考。

作者简介

沈元良,年生,浙江绍兴市人,医院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中华中医学会会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保健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绍兴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早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中医理论,辨证、辨病相结合治疗疑难杂症,对《景岳学说》、“绍派伤寒”有所研究。编著出版《肾病四季疗法》、《高血压病四季疗法》、《中成药医师处方手册》、《通俗伤寒论新编一绍派俞根初方应用》、《中医入门与常见病治疗》等专著;发表论文50多篇。

版权申明

以上文章来源搜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关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chem.net/ywzlzcy/7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