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糖尿病患者近1.3亿(男性为万,女性为万),居全球第一
2、中国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总糖尿病患病率为12.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
3、从患病特点看,中国已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6.0%,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6.8%,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升高而升高。糖尿病知晓率为43.3%,治疗率为49.0%,控制率为49.4%
4、中国每年有约83.4万人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各类并发症
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慢性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诊断为糖尿病:典型症状+以下任何一个条件
1、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mg/dl)
是什么造成了“甜蜜的烦恼”?
(人体正常情况下血液中葡萄糖可被细胞吸收储存)
糖尿病主要有三种形式:I型、II型和妊娠期糖尿病。
(I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细胞对血液中葡萄糖摄取减少)
I型糖尿病的病因不明,患者通常不能自己分泌胰岛素。
(II型糖尿病缺乏胰岛素受体胰岛素作用减弱葡萄糖摄取减少)
II型糖尿病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主要是体重超重和久坐不动这两种状况加剧了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发生的一种临时症状。糖尿病并发症/危害?
随着时间推移,高血糖会严重损害身体各主要器官系统,造成心脏病、中风、神经损伤、肾功能衰竭、失明、阳痿以及可能导致截肢的感染。糖尿病综合治疗
糖尿病综合治疗
1、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
2、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油、减盐和增加体力活动,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3、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自我血糖监测应在专业医生和/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
4、积极治疗糖尿病,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糖尿病预防应做哪些工作?
1、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
2、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3、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4、及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
5、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下面让我们看看运动对内分泌代谢的影响
1.急性代谢反应
糖尿病控制稳定者:运动有助于肌肉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抑制餐后高血糖。糖尿病控制不稳定者:运动强度增大,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加重糖代谢紊乱。胰岛素缺乏的酮症患者:运动促使肝脏酮体合成亢进,肌肉利用障碍,血糖、游离脂肪酸、酮体进一步增高(控糖是关键,中、低等运动强度)2.慢性代谢反应
运动能够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选择性的减少腹腔内脂肪:改善脑细胞活性;降低血浆LDL、增加HDL:消除应激紧张状态;改善轻中度高血压:增强体力和身体柔软性;改善心血管功能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长期合适的有氧运动益处多多)糖尿病患者如何更好的运动?
1、绝对适应证:无并发症的II型糖尿病、IDT、单纯性肥胖、相对适应症:有微量白蛋白尿、无眼底出血的单纯性视网膜病、无明显自律神经障碍等轻度并发症者和无酮症酸中毒的I型糖尿病。
2、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原则
根据个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差异,应该本着个性化的原则,选择适当的运动量。调查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参考日饮食摄入量,决定运动种类和运动量,制订相应的运动处方,并劝戒尽量少乘电梯,鼓励徒步上下楼。
运动强度
一般情况,只有运动强度达到40%~60%最大摄氧量时,才能改善代谢和心血管功能,所以运动开始时,宜采用低运动强度进行。可选用公式计算:
靶心率=安静心率+安静心率×50%
来做做运动试验。
运动种类
以有氧运动为主,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有步行、慢跑、游泳、划船、自行车、有氧体操等。
运动时间
根据能量代谢特点,每次运动时间可在10min开始,逐步延长至30~40min,以达到燃烧多余脂肪的目的。
运动频率
一般每周运动锻炼3~4次较为合理,可根据每次运动量大小而定。
3、运动疗法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运动疗法必须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前要有准备、放松运动,以避免心脑血管意外或者肌肉关节损伤;注重集体指导效果,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