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疾病,许多人都喜欢小病自行去药店买成药,医院就诊开药,殊不知,盲目吃药的行为,往往是损害了自身健康。
譬如药店常年的销量冠军——六味地黄丸。几乎可以算的上是男人们青睐的明星产品,就连十六七岁的孩子也会因着“身体虚弱”的缘由自行买药。“肾虚就吃六味地黄丸”的观念几乎已经植入人心。
我们首先从说明书上了解,六味地黄丸比较适用于:(1)更年期女性;(2)肝肾阴虚人群;(3)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人群。(4)阳强易举,遗精、滑精及早泄人群;(5)平时怕热,心情烦躁的人群;(6)高血压人群;(7)阴虚火旺人群。
人们经常用到的适用症状便是第二条“肝肾阴虚人群”,不懂医的人将其解读为“肾虚”。
从中医角度来讲,肾虚统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虚四类,而六味地黄丸只适用于肾阴虚患者,也就是在盲目服用此药的患者中,至少一半人都用错了!
阴虚和阳虚是两种极端,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服用了六位地黄丸反而寒症加剧、脾胃虚寒更甚的缘由。
除了六味地黄丸,人们对于感冒、发烧的概念也比较模糊,尤其是经过广告大肆宣传,人们更是认为,感冒就吃感冒灵,发烧就捂汗、喝热水,再不行就买小柴胡颗粒、玉屏风散,总之只要是发烧感冒药就行。
其实,发烧感冒和肾虚是一样的,在中医理论中,最常见的感冒发烧也分为寒症、和热症。如果细心的患者不难发现在药品适用症状一栏里,开头就有写“适用于风热感冒”或“适用于风寒感冒”。
滥用药物只会加重病情,使得患者病情雪上加霜。
宋建立大夫表示:
“肾阴虚和肾阳虚,风寒和风热都是比较常见,也比较容易辨识的病症类型。通过初步的自行判断,可以自主在药店对症选择适合自己的非处方药,但拿不准病症、或病情较重时,务必及时就医。”
肾阴虚和肾阳虚
阴虚和阳虚是热与寒的两个极端,通俗一些来讲,肾阴虚患者的关键字体现在一个“热”上,阴虚顾名思义,是缺“寒”的表现,关键词有:苔红、面色赤红、失眠多梦、烦热、易怒、遗精,总体表现都是“火热”的精神偏于亢奋状态。
而肾阳虚患者的关键字体现在一个“寒”上,是缺“热”的表现,关键词有:苔白、面色青白、嗜睡萎靡、畏寒、早泄,总体表现都是“寒凉”的精神偏于低沉状态。
肾阳虚与肾阴虚完全就是两个极端,如此看,那些滥用六味地黄丸的肾阳虚患者,看到这里是不是会不寒而栗呢?
风热与风寒
风热与风寒的症状类似于阴虚和阳虚。
风热只需记住关键颜色:赤红、黄
目赤舌红、痰黄、涕黄,口渴、喉咙又干疼,即为风热。
轻症时,可选择葱白煮水服用,无明显缓解时,选择中成药银翘片、板蓝根颗粒等。
风寒关键颜色:白。
痰白、涕白、苔白,肌肉疼咽喉痒,即为风寒。
轻症时,可尝试红糖水煮姜,无效时再使用中成药小柴胡颗粒、桂枝合剂等发散风寒药。
如果发现自身症状寒热皆有时,可尝试连花清瘟胶囊、防风通圣丸,这些表里双解的中成药。当然,当病情伴随发热、味觉变淡等症状时,应高度重视怀疑冠状病毒,及时隔离就医。
宋氏中医温馨提示
自主辨证的方式,只适用于轻症患者,所谓的病症类型,还有表里虚实之分,总之,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常见小病推荐使用中成药,疑难杂症,还是建议使用中药汤剂,通过望闻问切来探知我们的身体,以便量身定做案方拿药哦!
百年宋氏中医乃先祖宋怀新老先生始创于清朝光绪年间,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经历代先祖的不懈努力,逐步发展完善形成现在的中原宋氏流派中医辨证理论体系。
宋氏中医为患者治疗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扶正固本的疗法,纯中药治疗调理,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内外互补,疗效好,治愈率高。是河南省省会唯一一家被载入《图文·老郑州、老店铺》一书的老字号中医妇科门诊。
郑州市中原区西环路与建设路交叉口南米路西西湖东岸小区西行米
(王老师)
了解更多中医咨讯、最新动态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