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问·痿论》中就提出“治痿独取阳明”,那么“阳痿”可以用足三里吗?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接下来我们先看《常见病的一针疗法》中的一个案例
李某,男,33岁。
患阳痿约半年,患者形体较胖,有嗜酒之癖,半年前从外地做工回家,翌日同房,即阳痿不举,不能房事,经服中药无效。
刻诊:
面色红润生有痤疮,胃纳尚可,略感头重肢乏,口苦觉黏,阴囊潮湿,舌偏红,苔薄黄腻。
此属湿热下注,宗筋弛纵。
治疗:清利湿热以壮宗筋。
取穴:足三里(双),配阴陵泉。
用徐疾补泻法的一进三退之泻法,留针2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禁食生冷瓜果及肥厚酒类。
针刺6次阴茎已能勃起维持约10分钟。10次后阴茎勃起且较有力,已能过性生活。为巩固疗效用平补平泻手法,治疗一疗程。随访半年,房事一直正常。
治萎为什么取阳明呢?在《素问·痿论》记载:“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
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之束骨而利机关也。”
在《临证指南医案》又讲:“阳明为宗筋之长,阳明虚则宗筋纵,宗筋纵不能束骨以利机关,此不能步履,痿弱、筋缩之证作关。”
由此可见,阳明为宗筋之长,五脏六腑之海,阳明盛则宗筋壮,壮纵虚则宗筋纵。
为什么用足三里呢?取穴位置: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阳明经气如百川经气汇合入于此穴,脾与胃互为表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取足三里治疗阳痿具有理脾胃,调气血,滋宗筋之功效。
在《临证指南·遗精》中记载:“胃为水谷之海,纳食不佳,精气必虚,况男子外肾其名为势,若谷气不充,欲求其势之雄壮坚举,不亦难乎。”
这是在治疗时则强调——胃。
在《灵枢·营卫生会》中记载:“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这是说人体的气血津液化源于胃,布散全身则赖于肺。
阳痿的发生多是气血津液亏乏,筋脉失润所致。很显然这是突出了肺胃在气血津液生化输布上的相互协同作用。
文章来源于《常见病的一针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文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