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冬治”——三九贴敷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秋冬之时,万物敛藏,养生者宜顺时而养。
冬至后天气寒冷,人体阳气内敛,气血运行缓慢。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者温之”、“内病外治”的理论,在“三九”时段采用具有辛散温通功效的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可疏散风寒、温补肺肾,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的功效,利用药物敷贴穴位,扶助人体的阳气(正气),从而达到增强人体抵抗力、祛除疾病起到温阳益气,益肺健脾,补肾散寒,活络止痛的目的。
适应症补肾通络贴对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膝骨关节炎、肌肉纤维炎等脊柱关节疼痛类疾病及怕风怕冷、手足不温等阳虚症状疗效显著。
禁忌忌症各种急性传染病、皮肤病、孕妇、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慎用。
注应意事项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适当调整。若贴敷出现局部皮肤反应,可酌情隔日或延缓贴敷。由于人的皮肤耐受程度不同,贴敷时要注意观察,若没有不良反应可适当延长时间。如果在胶布处出现发痒、灼热、微痛,应立即取下膏药。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膏药,可用温水轻轻拭去,勿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拭。贴敷后局部皮肤潮红、灼热,或出现小水泡,极少数可能有大水泡。如出现小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或者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医院及时处理。局部出现瘙痒,皮肤红肿者,立即取下膏药,涂抗过敏药。禁烟酒,忌辛辣、海鲜、生冷食物;贴敷当日不要服用其他药物,以防引不良反应。温经散寒之脐灸
适应症:痛经、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等妇科疾病,阳痿、早泄等男科疾病,胃胀、胃痛、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及亚健康状态的调理。补肾通络之督灸
适应症:强直性脊柱炎、脊背疼痛、产后身痛、怕风怕冷、手脚发凉、免疫力低下及各类寒性疾病。科室及科主任简介
针灸三科主任李勇
李勇,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中共党员,先后师承张永臣教授、贾红玲主任医师,热敏灸创始人陈日新教授,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推拿专家常津京教授,省五级师承柴一峰主任医师。山东省针灸学会委员,荣获枣庄市委市政府、卫生局三等功和“十佳医生”称号。科室汇聚国内领先的“北针南灸”技术,挂牌脊柱关节病针灸门诊,技术力量雄厚,诊疗设备先进。在科主任的带领下,组建了一支技术精湛、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分为脊柱关节病专业组、神经系统疾病专业组和脾胃病妇科病专业组,其中硕士以上学历针推医师4人。科室开展了平衡针、腹针、醒脑开窍针法、温针灸、督灸、脐灸、热敏灸、推拿等综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等脊柱关节疾病;头痛、眩晕、失眠、面瘫、中风偏瘫等神经系统疾病;胃痛、腹泻等胃肠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阳痿、早泄等男科疾病;麦粒肿、痤疮、咽喉肿痛等热性病;“四高”患者的良性调整与干预;怕风怕冷及亚健康状态的调理。结合患者的症状,通过望闻问切中医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团队倾注全力,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贴敷时间
一九:年12月22-12月24日
二九:12月31日-年1月2日
三九:年1月9日-1月11日
地点:北医院新院区针灸三科门诊
预约-
供稿
宋颜
编辑
庄亚
审核
陈曦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