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下来的补肾方法有很多,但这些都不被人重视。上中学的时候,我的生物老师跟我说,他本来是学生物的,但是,他得了很严重的糖尿病。人啊,一到病了或是快要不行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研究中医。那会儿,他告诉我说,撒尿的时候要咬牙,可能这很多人都听说过。
牙是属肾的,这大家都知道。排便的功能也是属肾的,所以,排便是肾用劲的时候,这时候,人应该咬牙切齿,这样才不会漏气。但是,这在很多人眼中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这事情很不被人重视。
但是,我上大学以后接触了很多中医老师和太极行医的老师,他们都异口同声地告诉了我这个方法。其实,这是古代人在静坐、站桩练功时的一种感觉,他能感觉到气往哪儿走,是怎么散掉的。
2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提肛,古人叫做"撮谷道":什么叫提肛呢?就是有意识地把肛门括约肌提起,这就像你要上厕所,但是又不得不忍着的那个状态。古人说话很含蓄,他们把排便的地方叫做"谷道",把撒尿的地方叫做"水道"。
中医有个理论叫"肾司二便"。就是说,肾负责排大便和小便的功能所以大家要有意识地去练习"撮谷道"。包括你在站桩的时候必须"舌添上颚搭鹊桥",然后,底下要"撮谷道",要"提肛"。提肛的目的是什么呢?肛门原本是一个孔,一个窟窿,当你把它撮起来的时候,这个窟窿就闭合了。
另外,男人最重要的脉叫"督脉",它跟任脉一样,从会阴穴出来。然后,任脉往前走,督脉往后走,它经过的第一个沟或者窟窿就是肛门。
你如果不把这个沟填平,气就过不去。"撮谷道"有助于督脉的通畅所以能够起到补肾的作用。
而且,"撮谷道"很简单,平时你听领导讲话听烦了,就可以默默地坐着练功,谁也看不出来你在那暗暗使劲。比较有意思的是,我在美国的时候,参观了他们国内的卫生院,其中一个大夫给我介绍了女性产后治疗的方法,比如阴道松弛的治疗法。女性对夫妻生活比较厌倦或者出现子宫脱垂、下垂的问题,他们就给这些女性提供一个训练方法,叫"训练阴道括约肌",也叫"PC肌"。而关键是美国科学现在发现的这个东西,竟然跟我们老祖宗几千年前发现的不谋而合。
男性的发育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精化神"的过程。但是,很多人在这个阶段没有发育好,他的精漏掉了,没化成气,然后就直接影响了他一生的幸福。我治疗的抑郁症病人,女性是以堕胎导致"伤精""伤神"为主。男孩子或是男青年,抑郁的、不想活的,主要都是因为"漏精""失精"。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阴阳交合"应该有个互补,我们叫"孤阴不升独阴不长"。《红楼梦》里的贾瑞,他没有"阴"的滋润,没有把欲火平复的"阴"的一面。所以,他越做越想做,越做越控制不住,然后就越做虚火越旺,漏得也越厉害。所以到最后,不但伤了精,还伤了神。很多人还认为这只是思想负担过重导致的,结果搞得现在很多人都活在这种半生半死的状态中。
对于这些人,我的观点是先补精,不要再让它漏了,然后再清心火。如果是特别亢奋,达到了"嗜欲"的地步的话,我建议最好去看中医并进行调理。(摘自《黄帝内经家用说明书》)
3中药艾条施灸只需二个穴位:命门、太溪穴(或者复溜穴)上火的话可以加个涌泉。温和灸,每个穴位20-30分钟
民间21个常用补肾气方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气关系密切。可以说衰老与否,衰老速度、寿命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肾气强弱。肾气旺盛,人就不易衰老,衰老速度也缓慢,寿命也长;反之,肾气衰,衰老就提前,衰老的速度也快,寿命也短。正如我国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所说,“男子向老,下元先亏”,这里的下元,即指先天元气,而元气藏于肾,元气亏,即肾气虚,故人体变老。由此可见,能否延年益寿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保养人体肾气,那么又有哪些偏方、验方能够保养肾气呢?[方一]鹿肾1具,肉苁蓉30克,粳米克,葱白、胡椒粉、食盐各适量。鹿肾去除筋膜,冲洗干净切碎备用。肉苁蓉切碎备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煮至半熟,加鹿肾、肉苁蓉、葱白、胡椒粉、食盐,再煮至粥成。本方有补肾壮阳,益精填髓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肾虚阳痿,耳聋耳呜,宫冷不孕。本方出自《圣惠方》,原方用于“五劳七伤,阳气衰弱,益气力”。为补肾常用方。若日久失于调摄,或久病慢性耗损,肾虚精亏,阳气衰弱,则见劳损、阳痿、宫冷不孕等,法宜补肾壮阳,益精填髓。方中以鹿肾为主,大能补肾益精,温肾壮阳;以肉苁蓉,粳来为辅佐,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粳米补虚益损。诸料合用,则补肾之力更强。本方即能壮阳,又能益精,补肾之力较强,阳痿或宫冷不孕者尤宜之。其它肾虚之证,也皆可食用。《食膳正要》载鹿肾粥,方用鹿肾、粳米、豆豉,用于“肾虚耳聋”。《调疾饮食辨》载鹿肾粥,用于“一切.肾虚之症”。本晶与猪肾粥,羊肾粥虽都能补肾,但本品为最,羊肾粥次之,猪肾粥则又次之。[方二]粟米50克。粟米淘洗干净,放人锅中,加清水,旺火烧沸,改用小火熬至粥成。本方有益肾补虚,清热利尿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脾胃虚热,泄泻下痢,热淋。本方出自《本草纲目》、《医通》、《调疾饮食辨》等,原方用于“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热痢,热淋”,为补虚清热常用方。久病失治,耗损肾虚,则见虚损;脾胃虚热,运化失常,则见泻痢;下焦虚热,膀胱气化不利,则见病淋。法宜益肾补虚,清热利尿。本晶单用粟米一味,益肾补虚,清热利尿,方简力专。本晶以清补见长,诸虚热者皆可食用。
本方用于清补止痢,宜用陈粟米。[方三]麻雀1只,粟米50克,葱白、白酒各适量。将麻雀去毛取肉,切碎,炒熟,放适量白酒煮少时,再加水,下米煮粥,粥将成时人葱白再煮1-2沸即可,每日2次。麻雀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全体或肉,别名家雀、老家贼。味甘性温,功善壮阳益精,暖腰膝,缩小便,是增强男子性机能,疗阳痿的常用保健食物。方中以麻雀为主,辅以粟米健脾养胃,濡润宗筋;葱白辛温,振奋阳气;又得酒助,助肾兴阳,以增强麻雀的作用效力,四物相合而成益肾壮阳之方。原方用于“脏腑虚损,羸瘦,阳气乏弱”之症。经常食用本品可增强体制,提高性功能。对男性阳痿,早泄,不育,女子阴冷。不孕皆有调养之用。《养老奉亲书》也载有此方。本品性质温热,阴虚内热者忌食。[方四]狗肉0克、糯米0克,酒曲适量。把狗肉洗净,煮烂,捣如泥,糯米煮成千米饭,与狗肉泥拌匀,待冷,加酒曲适量,发酵成为酒酿。每日晨起空腹饮20--30毫升。狗肉为犬科动物狗的肉,又称犬肉。它除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嘌呤类和肌肽及钾、钠、氯等化合物。狗肉味咸性温,主补肾气,壮阳道,强腰膝,暖下元,健脾胃,下无虚弱者食之最宜。合糯米加酒曲酿酒,更助元阳之气,又培补中焦之气。全方大补元气,温肾助阳,健脾养胃。元阳虚弱的阳痿、早泄、滑精者可酌情选用。阳盛、火旺、热病者不宜使用。[方五]粟子肉克,干藕粉25克,糖桂花2克,蜜饯青梅半颗,玫瑰花2瓣,适量白糖。将粟子肉洗净后切成薄片,锅置旺火上,放人清水适量,烧沸,倒人粟子肉、白糖,再沸时,撇去浮沫;再把干藕粉用水调匀,均匀也倒入锅内,调成凌羹状时出锅,盛入碗内,把青梅切成薄片放于羹面,再撒上糖桂花和玫瑰花瓣即成。本方补肾益气,健脾开胃,活血化瘀,适用于更年期脾胃虚弱之人食用。[方六]白色鸭子1只,去肠脏,并将其洗净,黑芝麻、桃仁、桑椹、水发莲子、芡实、红枣、薏苡米仁各20克,糯米适量(以填满鸭腹为度),盐、黄酒、味精各适量。将黑芝麻、桃仁、桑椹、莲子、芡实、红枣、薏苡米仁填入鸭腹腔,再填加糯米至满用线缝合腹腔口,放置在汤盆中,加盐、黄酒、味精和水,上笼屉蒸熟,食前拆线,即可食用。本方补肾,健脾,固齿,尤其对体质久虚、消瘦、牙龈痿缩者适宜。[方七]栗子、粳米,冰糖各克,清水l克。将栗子用刀砍开,去壳取肉,切成碎米粒大小,将粳米淘洗干净。放人锅内加清水,栗子上火烧开,加人冰糖熬煮成粥即町。本方补肾气、厚肠胃、对肾虚引起的牙齿不固有疗效。[方八]当归(酒浸)、小川芎、荆芥穗、香附末、白芍药、甘枸杞、熟地黄各75克,川牛膝(去芦,酒浸)60克,细辛9克,补骨脂45克,升麻15克,青盐9克。将为末,用老米枷克,煮饭合成丸,阴干,入瓦砂罐封固,炭火或桑柴火,烧成灰存性研为末,用铝盒盛之。清晨以药粉擦牙,然后温水漱咽服下。本方为固齿补肾散,适用于肾虚牙齿不固之患者。[方九]鹌鹑1只,枸杞子30克,杜仲15克。将3味水煎取汁,饮汤食鹌鹑。本方补肝肾,强腰膝,健筋骨,适用于肝肾虚所引腰膝酸软,牙齿不固者。[方十]莽草、生姜、柳树皮(刷去表面绿皮,取里面之白皮)、牛膝(去苗)、胡蒜子、生干地黄、菟丝子、无食子、桐子漆、猪牙皂角各1肋克。共研成细末,放入瓶内,瓶口用食盐调稀泥封固,放火内烧锻1日后,埋入土内半日许(选阳湿地,要挖深一点),取出放室外露3夜,白天收入用凉处,不得见太阳;后研为细末,筛过备用;每用时以手指蘸药末少许揩于牙齿上,过一会儿即以清水洗去,日用2次。应坚持揩法,不可中途而废。本方补肾气,常用可使牙齿坚固不脱,光洁白净。[方十一]上肉桂2克,熟附子5克,西党参、北黄芪、怀山药、淫羊藿、巴戟天、枸杞子、菟丝子、淡大云、蒸黄精、制锁阳各10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剂,连服5剂,—般需要服30-60剂,直至病愈为止。本方为湖南著名老中医萧佐桃验方,功能扶命火,培脾土。养正气、益精血,可主治肾阳虚证(命门火衰),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气血虚弱证。特别是慢性肾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性生殖机能减退症,下丘脑垂体性闭经,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有上述证候表现的疗效尤佳。本方系萧氏在临床上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研制的有效方剂之一。他认为疑难杂症所表现的证候往往与“命门”系统自身功能的损害,即真阴真阳的亏损有关。真阴真阳亏损可以造成“五脏之阴气不生,五脏之阳气不发,五脏之正气失调”。因此在立法制方时要注意调阴阳、纠偏颇,意在相济,勿忘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益精血、养正气,贵在调和,勿忘精血互生,气为血帅;补虚损,扶五脏,重在脾肾,勿忘脾肾双补,兼顾他脏。“扶命培上汤”就是根据这个原则制订的。以肉桂,辛甘、大热,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附子,辛甘、大热,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温邪;党参,甘、平,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黄芪,甘、温,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山药,甘、平,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淫羊藿,辛、甘、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菟丝子,甘、温,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巴戟天,甘、辛、微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枸杞子,甘、乎,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黄精,甘、平,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锁阳,甘、温,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肉苁蓉,甘、咸、温,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共奏调整命门真阴真阳亏损之效,从而使命门系统能正常行使上行于脑,主精神活动;下行于生殖系统,主性行为和生殖;内行十二脏腑,主各脏腑阴阳平衡;外行主卫外的生理功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阴虚火旺者及孕妇慎用。口干喜饮者去向桂、附子;腹胀便溏者去大云、黄精。[方十二]山药克,鸭梨2个,苹果1个,金糕、瓜仁、葡萄干、瓜条、青梅各10克,白糖克,桂花卤少许。山药去皮后入沸水氽一下,切成9厘米长、手指粗细的山药段,再人沸水中氽一遍;梨,苹果去核切小丁;砂锅肉放白糖,加2小碗水,用武火烧开,人山药段,待沸,改用小火煨,加入梨、苹果丁,煮30分钟;然后把山药捞出放在盘内,将所有的果料撒在山药上,并将余汁过箩,除去果皮杂质,再熬浓,人桂花卤,浇人盘内的果料上即可。日2次服食。本方,健脾益肾,补肺润燥,固涩止遗,适用于病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久泻久痢,痰喘咳嗽,皮肤干燥,腰痛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等症,乃病后体虚者理想的食补佳品。[方十三]山药粉、茯苓粉各克,面粉、白糖、红绿丝、糖桂花、熟猪油各适量。山药粉、茯苓粉放入盆中,加清水,调成糊状,上笼蒸约半小时后取出,加白糖、猪油、红绿丝、糖桂花,调制成馅心,面粉合好,与馅心作包子蒸熟进食。本品有补脾固肾功效,适用于脾肾气虚,食少便溏,尿频,遗尿。本品出自《儒门事亲》,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小便多,滑数不禁”,为补脾固肾方,脾虚运化失常,则见食少便溏;肾虚膀胱不约,则见遗尿,法宜补脾固肾,方中以山药为主,补脾固肾;以茯苓为辅佐,补气健脾以助山药之力,合用而成补脾固肾之方。本方可用于糖尿病。本方重在滋补,有实邪者不宜食用。[方十四]牛膝10克,鹿蹄筋克,鸡肉克,火腿50克,蘑菇25克,胡椒粉、味精、料酒、姜、葱、精盐、肉汤各适量。将牛膝洗净后切成斜片,鹿筋放在钵中,加水适量,上笼蒸约4小时后,待鹿筋酥软时取出。再用冷水浸泡2小时,剥去外层筋膜,洗净。火地洗净后切成丝。蘑菇水发后切成丝。姜、葱洗净后切成姜片、葱段。发涨后鹿筋切成长段,鸡肉剁成2厘米的方块,取蒸碗将鹿蹄筋,鸡肉放入碗内,再把牛膝片摆放在鸡肉上,火腿丝、蘑菇丝混匀后撒在周围,姜片、葱段放人碗中,再用胡椒粉、味精、料酒、盐、肉汤,调好汤汁灌人碗中,上笼蒸约3小时,待蹄筋熟烂后即可出笼,拣去葱、姜即成。熟牛膝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尚有引药下行之力,加入壮筋骨,治劳损之鹿蹄筋,补虚羸,益气血之鸡肉,共具强筋健骨,补益肝肾之功效。适于五脏虚损,四肢拘挛,腰痹病人食用,对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瘘痹以下肢为甚者有明显疗效。[方十五]鹿肾1对,猪瘦肉克,精盐、胡椒粉、葱末、肉汤各适量。将鹿肾用温水发透,约10--12小时,水凉换几次温水,刮去粗皮、杂质,剖开再刮去里面的粗皮、杂质,洗净切成丁。猪肉洗净,放沸水锅中氽一下,捞出切丁。锅中放入鹿肾、猪肉、盐、胡椒粉、葱末、肉汤,共煮至鹿肾丁、肉丁熟烂,盛人碗中即成。本汤菜以鹿肾、瘦猪肉为主料。鹿肾又名鹿鞭,其性温,味甘咸,具补肾壮阳,益精之功。《日华子本草》谓之“补中,安五脏,壮阳气。”《别录》中谓其“主补肾气。”猪肉滋养脏腑,补中益气。合用则具有补肾壮阳,益精暖官之效用。适于阳痿早泄、遗精、肾虚、耳聋,女子宫寒不孕,慢性睾丸炎等病人食用,对于健康人有强身壮体之功效。阴虚火旺者慎食之。[方十六]九节菖蒲不拘多少。将药生捣,绞汁5毫升,加糯米克,蒸熟,再加细曲克,相拌令匀,人瓷缸,密盖3周,即成,温服,1日3次。本方补肾气,能使白发变黑。[方十七]水发海参50克。水发鲍鱼20克(切丝),鲜蚌肉、鲜蚝肉各50克,水发干贝20克,熟海螺肉50克(切片),枸杞子50克,整鲍鱼贝壳1个,鸡汤、味精、黄酒和笋片各适量。将各原料放人砂锅中,兑人鸡汤以小火煨炖九成熟,再加调料和笋片,熟透即可。本方平补肝肾,明日,增强视力,可预防弱视、近视、早花,对夜盲症、青光眼等症亦有辅助治疗功效。[方十八]炙何首乌10克,鲜猪肝克,水发木耳31克,小白菜叶50克,料酒10毫升,精盐2克,味精l克,醋5毫升,酱油20毫升,生姜15克,葱10克,水豆粉25克,混合油毫升(实耗70毫升)。何首乌洗净,用砂锅加水熬2次,收药液对毫升待用;猪肝剔去筋膜洗净后,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0。5厘米厚的片,葱、生姜洗净,葱切成短节,姜切片,白菜叶、木耳淘洗干净;猪肝用何首乌汁药液、精盐、水豆粉约一半浆好。另用碗把酱油、料酒、精盐、醋、味精、汤、水豆粉兑成汁。锅置武火上,注入混合油,烧至七、八成熟,放入拌好的肝片浸透,用漏勺沥去油,锅内留底油约50毫升,下人姜片、葱节,炒出香味后下入猪肝片,同时将小白菜叶、木耳下入锅内翻炒几下倒入液汁炒匀,起锅即成。本方滋补肝肾,明目、乌发,不但能乌发美颜,而且可消除因过度看书、看电影引起的眼疲劳,使两目炯炯有神。[方十九]黑牛髓、生地黄叶、白沙蜜各克。将3味和匀煎熬成膏。晨起空腹食1匙,用温黄酒调之。适用于因肾虚弱而引起的腰膝无力,形体瘦弱,或创伤骨折等症。本方出自《饮膳正要》,方名为后加。原方用于治疗瘦病。牛髓功专补肾填髓,合地黄、蜂蜜以滋阴血,故可用以辅助脊骨劳损或外伤的恢复。本方对于脾虚泄泻,胸膈多痰者慎用。[方二十]对虾4对,素油1两半,黄酒、糖、姜、葱丝、味精适量。对虾洗净去须、脚,从脊背割开用签子剔去沙包,再自虾背剪到尾根处,挑去壳下的尿线。开油锅,油温4成锅离火,将对虾排好人锅,文火将虾的两面煎至深红色,将虾捡出。煎虾的余油烧热,下进葱、姜丝煸出香味,入黄酒、对虾,加进1两开水,撒入糖、盐、味精,烧开后盖好锅,文火焖烤10分钟即可。此菜可补肾壮阳,通乳托毒,也是滋补身体的美味佳肴。[方二十一]小猪肉(或全小猪)3-3克。奶酥油、好酱油、黄酒适量。将小猪宰杀后,以开水烫洗,刮去毛除内脏,以竹签或铁条穿在炭火上烧烤,并不断摇动,直至四面烤至深黄色为度。然后以奶酥油慢慢涂抹,边烤边抹,并加抹少许酱油和黄酒,使其缓慢渗入肉内。至皮酥为佳。本方可疗虚劳、补肾气,对体虚病损之人确是补虚开胃之佳品。
来源: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