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的最新诊断标准,阳痿的治疗方法大全

一、诊断方面

1、阳痿是中西医共有的病名,关于阳痿的诊断,根据《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实用男科临床手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男性性功能障碍》、《实用泌尿外科手册》等专著,基本上概括了当今对阳痿诊断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

①年龄;

②阴茎勃起程度;

③阴茎能不能插入阴道;

④性交时间的长短;

⑤能不能完成性交全过程;

⑥性交满足不满足;

⑦性交失败所占的比率。

其中最主要的是:阴茎能不能插入阴道、能不能完成性交全过程、性交失败所占比率。这三点是递进式的,其中性交失败所占的比率更具体、更客观、更具有诊断价值。据此,提出以下三点诊断标准:

①阴茎勃起不坚或不能勃起,不能插入阴道;

②不能维持和完成—次完全的性行为的全过程;

③企图性交时、阴茎勃起失败达75%以上,凡成年男子符合以上1条或1条以上即可成立。

2、对阳痿的诊断虽然从症状上即可获得,但在实际中还有更具体的情况。例如:阴茎能插入阴道,但举而不坚或坚不耐久,或虽然完成了性交全过程,但并没有达到性交满足。诊断为阳痿还够不上标准,此类在40岁左右的男性中常会出现。如冠以“阳痿”,病人思想上也不愿意接受,在心理上也觉得自己不行,加重了思想负担,如不诊断为“阳痿”,治疗的目的又是什么,而且在病历的诊断上具有—定的严肃性,于此,在中医范畴内提出“阳弱”这个病名,属于性功能减退中情况尚可的一类,比起“阳痿”来程度稍好者。

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改善,思想上、观念上也发生了变化,男子性障碍求治者越来越多,病因、病情、病种也趋于复杂。在临床上部分医师还存在着重症状的辨证分析,轻现代医学检测的倾向。在病因诊断上应注重标准的客观性,只有作某些合理的针对性的检测,明确诊断,方能心中有数,对症下药,收效益彰;同时也会不断提高医生自身的诊断水平。如性激素测定、前列腺按摩液常规、空腹血糖、ICI试验,大多数地区已开展,有条件尚可作NPT、CT、彩色多谱勒、明茎海绵体造影等。

二、治疗方面

1、季节变化与不同年龄段的治疗特点:

季节变化与阳痿的发生,不少学者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探讨。临床中对血浆睾丸酮浓度季节性变化与人体阳气四时消长关系的变化中发现,即春天向夏天逐渐升高,秋天向冬天逐渐降低,符合《内经》天人相应,四时消长及晨、午、夕、夜的变化现律。对于与季节变化性阳痿,应当强调”治未病”。如秋季发生的阳痿者,可能与夏天耗气伤阴有关,亦或与性激素相对分泌不足有关,亦或与夏天炎热血管扩张较好,入秋后相对扩张较差有关,而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不同的年龄段所发生的阳痿发病率是有差距的,其病因也是不尽相同的,应当区别对待,一般说来年轻人士主要是功能性占多数,治疗中应注意心理上的疏导,性焦虑的调治,不可单单依靠药物来施治,即使用药也忌大量壮阳补肾。相反,中老年患者其中器质性改变比例较高,有的是全身性疾病在阳痿中的突出发现,例如:糖尿病、尿毒症、心血管疾病等。在用药上应全面的考虑。如某些补气,壮阳药可以升高血压,应当选择一些既可补肾又可以降压或不影响血压的中药。又老年人大多胃肠功能欠佳,切忌过分寒凉药或温燥药,在配药中注意阴阳平衡及酌加调和脾胃的消导药。

2、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相得益彰。

在中医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两者具有互补性,在阳痿的治疗中也同样具有价值,举临床上的实际说明之。阳痿中睾酮偏低者,可以用西药安雄等雄激素药物治疗,而此时中药应放在减少雄激素副作用方面,雄激素类似于温肾壮阳药、如血PRL升高者,用溴隐停治疗,亦会出现阳痿、口干、便秘、眩晕等副作用,中药应予对症处理,如养阴、通腑、平肝等。

肝硬化、肝炎引起阳痿者,除了用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外,也应当用一些保肝药,如维生素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肝脏的负担。慢性前列腺炎引起阳痿者除了应用西药抗生素外,中药应扶正祛邪,可以巩固疗效。血液流变学改变、高脂血症者可以应用活血化瘀、化痰泄浊,不一定围绕“舌紫、脉涩、刺痫”等痴血症状才用。对于不育症的阳痿患者,用药不可一味壮阳,应注意阴阳平衡,保护精子,过分温燥,易伤津耗气,造成精液不液化、幼稚精子过多;过分苦寒对性功能有影响,同时对精子生长速率下降,活动力下降,当中病即止,注意阶段性。

采用ICI治疗,配合中医调治,病人会增强信心,有利于功能恢复。

赞赏

长按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白癜风如何治疗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chem.net/ywzlhff/413.html